随着八月的到来,夏天渐渐进入了尾声,秋意渐浓。而在立秋后的一段时间,正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养生的时刻。入秋后,气温逐渐凉爽,但仍伴随着湿热的气息,我们要特别注意调养脾胃,预防秋燥。而随着8月20日出伏的到来,也有着特定的养生要点。尊重老传统,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出伏时的饮食习惯,以此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吃饺子
早在入伏时节,许多人会迎着初秋的凉爽气息,品尝饺子的美味。然而,出伏时节也有着自己的养生习惯,同样少不了饺子。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饺子寓意着团圆和吉祥,所以出伏时吃饺子,也是一种祈求平安和幸福的愿望。
推荐食谱:南瓜素馅饺子
所需食材:饺子皮、南瓜、豆腐、胡萝卜、黑木耳、玉米、食用油、盐、酱油。
具体做法:
1. 将南瓜削皮去籽,用擦丝器擦成细丝,装入盆中,撒上适量的盐,搅拌均匀,腌制15分钟,然后挤干水分,然后放在案板上切成碎。
2. 黑木耳泡发,切成小块,豆腐切成小块,胡萝卜洗净去皮,先切成细丝,再切成碎,准备适量的鲜玉米粒,将南瓜、豆腐块、胡萝卜、黑木耳和鲜玉米粒混合在一起,加入适量食用油、盐和酱油,搅拌均匀,成为馅料。
3. 将馅料包入饺子皮中,用手捏紧封口,将包好的饺子放入锅中煮熟,捞出即可食用。
二、吃鱼肉
出伏时节,气温渐渐回升,湿热也开始减退,人体的阳气逐渐恢复。这个时候适宜食用一些温补的食物,如鱼肉。鱼肉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丰富的矿物质,有补肾、益精、强筋骨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体内的阳气,增强体力和免疫力。出伏吃鱼肉,寓意:“年年有余”。
推荐食谱:红烧加吉鱼
所需食材:加吉鱼、姜片、葱段、料酒、酱油、糖、食用油。
详细做法:
1. 加吉鱼去鳞、去鳃,清洗干净,锅中加热适量食用油,将鱼两面煎至微黄,取出备用。
2. 锅中留少许底油,加入姜片和葱段,翻炒出香味,加入适量料酒、酱油和糖,翻炒均匀,将煎好的鱼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用文火炖煮片刻,使鱼入味,最后加入适量盐,炖煮至鱼熟透,汤汁浓稠,装入盘中,撒上葱花香菜,即可食用。
三、吃芋头
芋头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富含淀粉、膳食纤维、维生素等,具有健脾、止泻、滋阴等功效。在出伏时节,适当食用芋头可以起到清热解渴、调养脾胃的作用,有助于缓解湿热引起的不适。出伏吃芋头,寓意:“有余头”。
推荐食谱:茴香菜炒芋头
所需食材:芋头、茴香菜、食用油、盐。
做法如下:
1. 芋头去皮,切块,茴香菜洗净切段。
2. 锅中加热适量食用油,加入芋头块翻炒至金黄,取出备用。
3. 锅中加少许底油,加入茴香菜段翻炒出香味,加入炒好的芋头块,翻炒均匀,最后加入适量盐,炒熟即可。
在出伏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不妨尊重老传统,选择适宜的食材,为身体注入一份温暖和滋养。吃饺子、吃鱼肉、吃芋头,除了丰富的味觉享受,更寄托了对健康和幸福的美好祝愿。通过这些食物的滋补,我们可以在秋天的到来之际,迎接一个充满活力、健康美好的季节。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