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原文▼
“氢”装上阵 开启能源变革抢位战
(资料图)
近日,在伊金霍洛旗圣圆能源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加氢站,只见每隔15分钟左右就有一辆氢能重卡完成高纯度加氢。圣圆钢联氢能车队的宋科举说:“以前我开的是手动挡柴油车,现在换成了自动挡氢燃料电池重卡,不仅操控好、噪音低、行驶稳,而且加氢特别方便。”
“已建成投运的一期工程,所生产的氢气纯度达到99.999%,优于燃料氢纯度国家标准。目前,每小时可产氢2000立方,日加氢量为1000公斤,可满足60辆氢能重卡用氢需求。”内蒙古圣圆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制氢加氢服务站负责人苏建军说,作为内蒙古首家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制氢加氢”在伊金霍洛旗打造“风光氢储车”新能源产业集群,构筑多能互补、多业并进、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中,成为重要一环。
走进圣圆能源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记者看到,自动化生产制氢生产线井然有序,首批建成的2座固定加氢站、6座撬装式加氢站已投入使用,带动实现了全旗氢气自给。项目成为伊金霍洛旗年产氢气2.1万吨、30000标立方米每小时在建制氢和氢能示范应用重点项目。
同建绿氢城,共绘碳中和。曾经以柴油重型卡车为主的运煤主力,如今正在脱“碳”换骨,变成了氢能等新能源重卡。为打造氢能重卡、电动重卡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平台,伊金霍洛旗先后引进上汽红岩、美锦国鸿、鄂尔多斯悦驰、捷氢科技等新能源车辆生产制造头部企业落户蒙苏经济开发区生产投放新能源车辆。目前,已开通煤矿至集运站、化工终端等6条新能源重卡运输专线,打造1条城市氢能公交运行路线。已投入运营新能源汽车近400辆,行驶里程超130万公里,累计运量近300万吨。
“氢能产业的发展可有效刺激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全面推动以绿色低碳推进存量升级,以高端示范引领增量升级。同时,氢能产业的发展对于降低温室气体,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成效显著,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内蒙古圣圆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金飞说,未来,要尽在加快低成本制氢技术应用上下功夫,降低氢能供给成本,拓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应用,为伊金霍洛旗打造北疆氢都贡献新的智慧。
阅读原文▼
产业化带来增产增收增就业
伊金霍洛旗农牧局工作人员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张俊英 摄
春风和煦,万物复苏。记者在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苏布尔嘎查乌兰集团现代农牧科创园项目建设现场看到,施工队正在进行牛棚的钢结构主体安装和场平与基础土石方开挖,几台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正在紧张作业,项目建设已全面展开。
“该项目定位于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绿色循环现代农牧科技示范园。以‘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集约化、生态化、智能化’为发展思路,以打造‘乌兰健康食品’民族品牌建设为目标,不断提升牛羊肉及乳制品产品质量。通过产业帮助当地农牧民增产增收,直接创造近千个就业岗位,让农牧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项目负责人赵治伟说。
在晋沣源白羽鸡全产业链项目建设现场,同样是一派繁忙景象。据悉,项目将构建集玉米种植、粮食仓储、油脂加工、饲料生产、父母代种禽繁育、雏鸡孵化、商品肉鸡养殖、屠宰分割、冷藏销售、熟食加工、有机肥生产和鸡文化产业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循环发展的现代化肉鸡产业格局。
“截至目前,乌兰现代农牧科创园项目设施农业项目已全部开工,场平、2040米主干道路槽、宿舍楼基础已完工,育肥牛舍、肉牛繁育示范场及其它附属设施同步建设中。预计今年12月底项目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白羽鸡项目养殖园区已开工建设8个场区,今年首批400余栋鸡舍将建成投产。”赵治伟信心满满地介绍道。
今年以来,伊金霍洛旗深入实施“一产重塑”3年行动,突出重大项目带动,实施乌兰现代农牧科创园、晋沣源白羽肉鸡全产业链、蒙泰田园综合体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丨来源:内蒙古日报
丨责编:师娇丨校对:刘博
丨审核:朱肸 张金玲
关键词: 伊金霍洛旗